2010 年烏龍獎

2010年12月26 日星島日報《信懷南專欄》上報﹐2011 年1月1 日上網

     信門烏龍獎(專利權申請中)自 2002 年頒發以來﹐是不是佳評潮湧﹐欲罷不能﹖此乃宇宙最高機密不便向外公佈。但對「烏龍」的出處和「烏龍獎」的評審標準﹐八年來一直沒有一個清楚交代。今天趁老店新開張的機會來彌補這個缺口。

      「烏龍」一詞﹐據說源自香港。港人喜好「傻客」(soccer) ﹐自家的球門英文叫 (own goal)﹐粵語 own goal 的發音近似「烏龍」。把球誤踢進自家的球門稱之為「烏龍」球。所以「烏龍」就是「大佬﹐你有冇搞錯」的意思。

      信門烏龍獎和信門鐵鼓(踢股)獎得主最大的不同﹐是鐵鼓獎得主在我眼中鐵是壞蛋﹐而烏龍獎的先決條件是烏龍的結果一不會死人﹐二不會流血。同時﹐得主通常並不是壞蛋。由於這年頭壞蛋越來越多﹐有資格得鐵鼓獎的人比比皆是﹐反而有資格得烏龍獎的人有如鳳毛麟角。閒話表過不提﹐現在就頒 2010 信門烏龍獎。Envelop Please﹗(大家掌聲鼓勵鼓勵)﹕

銅牌獎得主﹕ 2010 銅牌烏龍獎得主是台灣的中華民國國史館。該館為慶祝中華民國開國 100 週年﹐在網上舉辦票選百大名人活動。名人分類﹐其中的一類是軍事類。根據初步投票的結果﹐排名第一的是掌門人的老鄉鄧小平同志。小平同志有沒有資格算是軍事家﹐看在老鄉的份上﹐咱們不便發表「寶貴意見」。但眾所週知﹐我們叫徐蚌會戰﹐老共他們叫淮海戰役的戰功﹐的確是「劉鄧大軍」打下來的。「劉鄧大軍」﹐劉(伯承)前鄧後﹐把鄧視為軍事家﹐實在有點牽強。何況選的是中華民國百大名人而非中華人民共和國百大名人﹐怎麼可以把小平同志選為第一名呢﹖該館在促進兩岸和平統一努力上﹐顯然樹立了典範式的積極作用。雖然為德不卒﹐被人一質問就草草收場打了退堂鼓。其志可嘉﹐頒個銅牌烏龍獎給他們以示鼓勵。

銀牌獎得主﹕ 2010 銀牌烏龍獎得主是廣東台山市汶村鎮的一對陳姓兄弟。話說有天一位黃姓老嫗﹐上完公共廁所出來﹐暈倒在廁所門口﹐因為是面向下﹐廁所管理員看衣著背影﹐都很像村民陳炳權的老婆﹐於是飛奔去陳家報訊。陳家兩個寶貝兒子﹐聞訊後不分青紅皂白﹐揹起「老媽」就往醫院跑。跑了一半﹐發現背上的人已經斷氣﹐於是把死者揹回家中﹐放在床板上﹐白布蓋頭﹐有請村中專辦喪事的老太太來替「媽媽」換壽衣﹐通知親朋好友前來弔唁。

      此其時也﹐真正的陳媽媽卻在菜場買菜﹐別人看到她大奇問﹕妳不是已經死了嗎﹖陳媽媽急忙趕回家中﹐母子見面﹐才知道是烏龍一場。掌門人讚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此非孟軻兄之理想乎﹖完全合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的理想大同世界。禮失求諸於公廁門口。陳家兄弟榮獲 2010 信門銀牌烏龍獎是應該的。

金牌獎得主﹕ 2010 金牌烏龍獎得主﹐非英國航空公司莫屬。說到這裡﹐容我插播一段評論。不知道是什麼原因﹐和英國有關的航空公司連續兩年都是信門烏龍獎的熱門。2009 年的金牌獎頒給了愛爾蘭航空公司﹐因為它突出怪招﹐飛行途中﹐上廁所要收錢(所謂有錢好「辦事」)。今年英國航空公司的一架倫敦飛香港的班機﹐駕駛員按錯按鈕﹐播音器宣佈飛機將迫降海面﹐機中275 位乘客﹐個個嚇得魂飛魄散﹐以為蒙主恩召﹐駕返瑤池(女性專用)的大限已到。

     現在請大家閉上眼睛想一想﹕如果閣下是那275 位乘客之一﹐在聽到飛機要迫降海面時﹐你腦海裡馬上想到的是什麼﹖這可能是你這生中最大的秘密。當後來你發現這只是烏龍一場的時候﹐你心裡又是想的是什麼﹖你會感到生氣嗎﹖慶幸嗎﹖還是有其他的感觸﹖你我的一生﹐有再世為人的經驗是件非常好的事。比起其他航空公司﹐連上廁所都要「小兒科」到收「解放費」﹐英國航空公司免費奉送一課最有價值的人生哲學。2010 年信門烏龍金牌獎頒給英國航空公司絕對是實至名歸﹐深慶得人。也再一次證明掌門人英明。至於和烏龍獎擦身而過﹐未能獲獎的各路英雄好漢﹐務請繼續努力﹐青山不改﹐綠水長流﹐明年看你們的。


     懷南筆下無敵友﹐信口開河又一年。文中自是有真義﹐只是辯時已忘言。


下面是兩封讀者來信對「淮海戰役是誰大的」和「烏龍」的出處有不同的看法。「這仗是誰打的」這問題要深究起來就不容易得到大家都同意的看法。在我看起來﹐仗(諾曼地登陸﹐仁川登陸)你可以說是「愛生豪」和麥克阿瑟打的﹐也可以說是沙灘上被打死的士兵打的﹐也可以說是戰地指揮官打的。我都可以接受。讀者站在對戰役有興趣及研究的立場提出看法﹐懷南受益良多。特此致謝。至於烏龍嘛﹐你們說的算。 I'm not that picky.


懷南先生:

     您好。我住屋倫,一向(從世界周刊到星島日報)是你專欄的忠實讀者。最近我拜讀了您在12月26號在星島日報《2010信門烏龍獎》一文,對其中兩處稍有不同的看法,現冒味提出,謹供您參考。

     其一,您說“老共他們叫淮海戰役的戰功,的確是劉鄧大軍打下來的。”此點不大准確,淮海戰役(徐蚌會戰)共軍的真正指揮者應是華野(華東野戰軍)的副司令員粟裕將軍。這點毛澤東也承認,一九六一年他對蒙哥馬利元帥說:“在我的戰友中,有一個最會帶兵打仗的人,這個人叫粟裕,淮海戰役就是他指揮的。”而此戰役的主力也不是“劉鄧大軍”的中野(中原野戰軍),而是陳毅和粟裕華東野戰軍。(當然陳毅只是個挂名司令,實際的指揮者是粟裕)該戰役共分三個階段:第一階段在碾莊殲滅黃百韜兵團和第三階段在陳官莊殲滅杜律明集團的軍隊,均是華東野戰軍。而第二階段在雙堆集圍攻黃維兵團的是中原野戰軍,但一個多星期都打不下來,後來還是在粟裕從東野派了五個縱隊(軍)支援下才殲滅了黃維兵團。或者有人會說當時中央軍委決定由劉伯承、陳毅、鄧小平、粟裕、譚震林組成總前委,鄧小平為書記,統一指揮淮海戰役。但實際上總前委在淮海戰役中根本不起作用,主要是陳(毅)鄧(小平)和粟裕之間對戰役看法存在著很大的矛盾,他們對戰役的指揮權一推了之,要中央軍委對粟譚方面多直接指揮。整個淮海戰役期間,陳鄧向中央軍委發電或跟華野粟裕通報情況,只自稱中野而非總前委(可見原始電報),即有萬一失利,以推卸責任的意思。而到渡江戰役時,由于戰局已十分明朗,可以穩操勝券了,陳鄧便開始堂而皇之稱起“總前委”起來。當時的實際情況基本如此,現在中共為何在淮海戰役的問題上揚鄧抑粟,您是明白人,就不用我多說了。

     其二,您說“[烏龍]一詞,據說源自香港……粵語Own goal的發音近似[烏龍]。”我是廣東人,我覺得粵語Own goal的發音與[烏龍]有一定的差別,主要是goal與[龍]字不貼韻。但若改為[烏龍球],那就對了。因為goal與粵語[球](發“扣”)的發音相近。至于 有關 [烏龍]一詞的來源,我發現另有一源自廣東的一個民間傳說:“久旱之時,人們祈求青龍降下甘露,以滋潤萬物,誰知,青龍未至,烏龍現身,反而給人們帶來了災難。”當然這問題無關要緊,聊供參考便是了。 您的讀者:潘毅江 12/31/2010


信大佬, 新年快樂, 身體健康. 烏龍是廣東話, 在香港被廣加利用, 但不是出自香港的, 也不出自足球, 是後來被用到足球乃至所有誤入為對方得分的競賽. 你可能是google找答案, 信手牽龍. 烏龍在前面還得加個動詞"擺"字, 一定是"擺"烏龍, 不是搞, 不是出, 不是演.大佬有冇搞錯, 更有是出洋樣, 出糗, 或是台語中的出棰, 好笑但又不太狼狽.比如冬天天黑出門, 忙中有錯穿了鴛鴦襪子, 那就是擺烏龍, 要是嚴重一些, 就說"大擺烏龍" (擺大烏龍可以, 但不道地) 至於來源, 我相信是來自武術中"烏龍擺尾"一詞來, 這裡是太極拳的烏龍擺尾一招的介紹, 基本上是把烏龍扳倒在地, 栽了,http://v.ku6.com/special/show_2511530/tXqdNQDMsI2SsFlQ.html 所以要是自己把自己當烏龍的擺, 那就是自己出錯弄巧成拙, 把自己弄栽, 自嘲的意思,不是烏龍擺尾, 而變成是擺烏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