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著 塯公圳 走過

回首夕陽紅盡處,應是「長安」

1950's Chang An 小女生沿著塯公圳走著,白襯衫,深藍背心制服裙,一蹦一跳,飛揚起短俏的清湯掛麵。她轉過頭來,不知道向什麼人揮手再見。塯公圳的水,一逕緩緩地流著。我目送她走向長安橋,漸行漸遠,看不見了。

乾隆五年 (1740年),福建漳州人郭錫塯先生 -- 塯應當是玉字部首,但是中文軟體很惱人,許多字它是不識的 -- 出銀二萬兩,費時二十年,興建長達數十里的塯公圳; 由青潭大溪引水入台北盆地,灌溉千甲良田。塯公圳的水,始於碧潭,跨越景美溪,來到公館分歧為二,一道沿著基隆路,一道沿著新生南路繼續北流。沿著新生南路的這道支流,流過 1950 年代的中正路,流過現在成了市民大道的鐵橋,一個左轉彎,沿著新生北路來到小女生家的門口。

小女生的家,是長安東路上一條曲巷裡的一棟小洋房,鄰近住了許多家空軍眷屬。那時候不是很懂為什麼張媽媽,李媽媽,陳媽媽••••• 媽媽一大堆,而伯伯兩三位。小女生很幸運,爸爸辦公,媽媽教書,是一個標準的公教家庭。

1950's Liu Gong Jun 房子座落在塯公圳的東岸,岸這頭是長安東路的弄巷,沒有正式的行車路,沿岸有用鐵槓子連結起來的一座座石墩。對岸的新生北路其實是一條路基高,路面狹窄的長堤,一邊是塯公圳,另一邊是低窪的田地,田裡零星散佈了一些逢雨必淹的違章建築。

記憶裡的塯公圳很深,兩岸有陡峭的斜坡,斜坡下半部是水泥溝堤,上半部有蔓草叢生,花開遍野。

當然﹐小女生是不叫它塯公圳的,它只是一條不知名的河罷了。“河邊”是一個好玩的地方,可以採漂亮的野花,可以揀圓潤的小石頭; 媽媽沒空縫沙包的話,河邊揀來的石頭儘可代用。在河邊可以打彈珠,跳格子,丟石頭沙包,玩貓捉老鼠 •••••

民國四十五年秋的一個星期天,河邊這塊小人兒的遊樂場突然聚集了一群大人。亮黃色的工務車,七歪八斜地停滿河邊,一部起重機被調度來打撈掉進塯公圳的一輛黑色小轎車。我看到社區裡的孩子們擠成一堆在河邊看熱鬧,小女生和她的姊姊也不例外。

塯公圳裡撈車,顯然不是一項工務局的日行公事,小人兒看大人兒抓耳撓腮,忙進忙出了一下午,竟是忙到萬家燈火才達成任務,終於把轎車拖走了。孩子們一哄而散,小女生和和姊姊也戀戀不捨地回家。

第二天一早要上學,兩個小人兒的功課都沒做。

許多個為什麼,百思不得其解:為什麼小學一、二年級就有恁多功課? 小轎車為什麼要開進塯公圳裡,想洗車嗎? 工務局的人為什麼一輛轎車要撈半天? 功課沒做,為什麼是這麼了不起的大事? 媽媽為什麼要做老師,不跟小女生一國? 爸爸為什麼不去當空軍? •••••

兩位公教人員一番商議,判決是: 姊妹倆不准穿鞋子,打赤腳上學一天。

當年雖然物質缺乏,可是到底這是台北市啊; 小學裡,只有住在低窪地,違章建築裡的野孩子是打赤腳的 -- 因為會淹水嗎!小女生曾經被野孩子在操場上追趕,摔破額頭,縫了七針,怎麼今天自己倒變成了一個野孩子呢?

Gorilla Foot 小女生沿著塯公圳走著,白襯衫,深藍背心制服裙,沒穿鞋子,不蹦不跳。她坐在課堂裡,一雙腳在座椅下交併重疊,努力地想把它們變小變無。小女生很鬱卒,躲在教室裡,下課十分鐘,福利社賣五毛錢一片的香脆炸馬鈴薯也不去吃了。為什麼不穿鞋子的腳,會自動膨脹到猩猩腳的大小呢? 眾目睽睽,太。丟。臉。了。

赤腳上學的這一天,小女生學到了生命裡的第一門重要課題 -- 不做功課,腳會變大。

不免遐想 ••••• 這輩子把交件截止日期看得比性命還重要的不小了的女生,會不會由橡木棺材裡翻身而起,扔掉手裡的一束鮮花,去做那些沒來得及做完的功課? 誰能保證奉主恩召那一霎那,桌上的收支箱正好兩空呢? 至少殯儀館的化妝師傅會替她把漂亮的鞋子先穿好吧?

希望如此,阿門,阿拉,阿彌陀佛。 (kc)

附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