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重量級政治人物﹐共和黨大老﹐亞利桑拉參議員麥凱因(麥凱)於 8 月25 號家人宣佈放棄接受腦癌治療後次日逝世﹐享年 81 歲。
麥凱一生充滿傳奇﹐是共和黨標竿型的保守主義者﹐和當朝新貴﹐山寨版的共和黨員特朗普格格不入。特朗普曾經公開否認麥凱越戰中被俘是英雄事跡﹐他說﹕「我喜歡沒被俘的」。這豈是三軍統帥該說的﹖這話也讓我覺得有兩個概念值得探討﹕第一﹐什麼是英雄﹖第二﹐戰俘算不算英雄﹖
翻開字典﹐英雄的定義是說當一個人在面對困難和危險的時候﹐能表現出勇氣和尊嚴﹐值得別人的尊敬和仰慕。在這個定義下﹐麥凱究竟是歐巴馬口中的英雄﹖或是特朗普口中的不算是英雄﹖讓我們從麥凱的出生背景說起﹕
麥凱是貨真價實的將門之後﹐祖父和父親恐怕是美國歷史上空前絕後﹐唯一的父子擋加起來有8 顆星的海軍上將。麥凱傚法先人進入海軍官校﹐畢業後正逢越戰﹐此時麥凱的父親已經官拜美軍太平洋戰區司令﹐照理說給自兒子安排一個在總部坐辦公桌的安全差事易如反掌。但他們沒這麼做﹐麥凱投身殺戮戰場﹐親駕戰機深入敵境出任務﹐最後飛機被擊中﹐跳傘受傷被俘﹐在河內的俘虜營關了近 6 年﹐其中少不了被刑求迫供。 這段歷史在麥凱的自傳《忠義傳家/Faith of My Fathers (信譯)》中有頗為自省的描述﹐這大概是特朗普認為麥凱沒資格被視為英雄的原因。但特朗普算老幾﹖他青少年時讀過幾天貴族軍事學校﹐越戰時號稱腳上長骨刺沒當兵﹐平時喜歡裝模作樣和蔡英文一樣喜歡以三軍統帥自居﹐所以才會鬧出向北韓官員行軍禮的笑話。這樣的貨色憑什麼有資格來批評麥凱是不是英雄﹖
戰俘有兩種﹐一種是兵敗投降成了俘虜﹐一是像麥凱一樣飛機被擊中跳傘而被俘﹐不管是什麼方式被俘﹐老中和老美的民族性和價值觀完全不同。如果你看過麥克阿瑟在東京灣米蘇里艦上接受日本投降的影片﹐你知道麥帥簽字後回頭把簽字的筆送給站在他背後的兩位穿軍服的人是誰嗎﹖第一位個子瘦骨嶙峋﹐拱肩縮背﹐帶有病像的是 Jonathan M Wainwright 中將。當麥克阿瑟撤離菲律賓時﹐他奉令留守﹐向日軍投降後被關進俘虜營。第二個從麥克阿瑟手上接過簽名筆的是 Arthur Percival 中將。他原為英軍馬來西亞戰區統帥﹐他投降後也是被關進俘虜營的。在日本投降將星芸集的場合﹐麥克阿瑟特別表揚這兩個兵敗被俘的將領﹐Wainwright 後來官拜上將﹐被頒榮譽勛章。 這是東西文化的基本差異。
反觀咱們老中﹐動不動就要別人不成功便成仁。最有名的例子是西漢李陵。和麥凱一樣﹐李陵也是名將之後﹐他的祖父是但使龍城飛將在﹐不叫胡馬渡陰山的李廣。李陵兵敗被俘﹐降了匈奴﹐司馬遷替他說了幾句好話也居然被牽連受刑﹐至於李陵的家人更是無一幸免。這股歪風代代相傳﹐到了老蔣時期變本加厲﹐兵敗被俘和兵敗自殺的將領﹐其在台家人的待遇有天淵之別。如果我是老蔣的將領﹐我打了敗仗﹐我幹嘛要選擇「用永久的辦法來解決暫時的問題 - 自殺」﹖你老大在後方安安穩穩指東指西﹐咱們在前線拼死拼活賣命﹐打不過人大不了認輸﹐自殺幹嘛﹖說到這裡﹐掌門人倒要不以人廢言一下﹕希特勒雖然混蛋﹐但二次大戰德軍將領吃敗仗後自殺的好像沒聽過﹐反而是蘇聯兵進入柏林後他不願被俘而選擇自殺。而毛澤東送兒子毛岸英去韓戰見習居然被美軍炸死﹐比起世界上很多獨裁者的自私表現要好很多。
現在回到麥凱﹐當越共知道他們逮到的俘虜中﹐有一個是美軍太平洋戰區司令的兒子﹐當然要善加利用。越共說要將麥凱提前釋放﹐當麥凱說除非他的同僚一起放他不願意接受提前釋放的待遇。麥凱這個決定不單是有勇氣更是非常明智。想想看﹐如果麥凱當年耍特權﹐以後還會被人尊敬嗎﹖終其一生﹐世人皆以「 Maverick 」形容他。Maverick 者﹐就像掌門人這樣沒有主人的野生物也。在國會中他雖屬保守的共和黨﹐但和民主黨的自由派大將愛德華甘迺迪私交甚篤﹐在健保議題上和民主黨聯手。麥凱謝世﹐美國這樣的政治人物又少一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