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家庭的故事 (上)

2018年 4 月15 日星島日報《信懷南專欄》﹐4月17上網

      掌門人什麼都談但很少談家庭和談管教小孩的議題。不談家庭的理由很簡單﹐托爾斯泰在他的小說《安娜柯蕊妮娜》一開頭就說﹕「所有快樂的家庭原因都一樣﹐不快樂的家庭不快樂的原因各有不同。」至於管教小孩的原理也是如此﹕「小孩成器原因只有一個﹐那就是運氣﹐不成器的原因卻各有不同。」「信」口開河並非全無道理﹐想想看﹐那些自稱懂得如何如何有效管教小孩的專家﹐如果他們那套真是百發百中的話﹐那天下的小孩都進「東西兩福」了。會嗎﹖管教小孩是知易行難的事﹐「專家」是唬人的。

      最近在美國有兩個家庭成為大新聞﹐這兩個家庭一個是在華盛頓州的老美﹐一個是父母在台灣﹐小孩住在美國賓州的老中。兩家之間八竿子打不到一絲一毫的關係﹐但故事的發展卻原以為是小事一樁﹐但後來案情發展有點像剝洋蔥﹐一層一層往下剝時﹐大家才警覺事情沒想像中的那麼單純﹐也許這是這兩件事會吸引大家好奇的原因。

      我介紹這兩個家庭的故事是認為他們的故事非常特殊。發生在美國人的那家﹐開始是單純的悲劇﹐但後來變成驚悚的懸疑劇。發生在老中的那個家庭的故事﹐原本是一場鬧劇但後來會演變成肥皂劇。但歸根結底劇情仍然回歸到家庭結構和和管教小孩的基本問題。發生在老美家庭的故事﹐也許對我們不會造成有感﹐但發生在老中家庭的故事﹐由於家長是台灣有名的藝人﹐小孩是單獨借居在美國的高中生﹐他們的故事﹐對信文讀者中還有未成年小孩的父母頗具警惕性。現在讓我先談發生在美國那個家庭的故事。

      有一對女同性戀叫 Hart 的白人夫妻﹐帶著六個收養的黑人小孩﹐年齡從 12 歲到19 歲﹐在北加州一號沿海公路上掉下懸崖。到目前為止﹐找到了六具尸首﹐兩個下落不明的小孩中﹐有個叫Dovonte Hart 15 歲的男孩 。2014 年Dovonte 在一次示威遊行的場合含淚和一個白人警察擁抱的照片﹐在媒體上傳遍全國。從各方面的資訊判斷﹐收養這 8 個黑人小孩的 Hart 夫妻﹐在信仰上屬於如假包換的激進自由派。對思想激進﹐熱血沸騰的人士﹐不管他們的對象是宗教還是政治﹐我向來對這種人採懷疑的態度﹐不敬而遠之﹐免得惹麻煩上身。

      兩個白人同性戀女子﹐認養 8 個黑人小孩﹐她們生活中一定會面臨兩種壓力。其一﹐經濟上的壓力﹐要養 8 個小孩豈是容易的事﹖我不知道這兩個女子的經濟來源是什麼﹖其二﹐在社會大眾的眼裡﹐這種家庭「很怪」。小孩在「很怪」的特殊家庭環境中長大﹐接受的是與外界隔離的「自己來教」的教育方式﹐在價值觀上也很可能與眾不同﹐對這 8 個被認養的小孩並非是福。

      加州一號沿海公路我是識途老馬﹐在公路靠海那邊常有一塊空地﹐大概有100 呎的距離才會到懸崖。我一開始就懷疑車禍是交通意外﹐因為我常在這種空地停車看海或讓後面的車子超車﹐我很難相信如果不是故意﹐車子怎麼會衝過這麼長的距離掉到懸崖下去﹖如果是自殺﹖為什麼﹖是開車人個人一時衝動﹖還是夫妻共同計劃好的預謀﹖不管最後 8 具尸首會不會都找到﹐車裡有 8 個人應該不會錯。現在有這家人的鄰居和朋友出來發表寶貴的﹐不寶貴的和 &^%$%^ 意見﹐我認為大可不必。我們豈能知道別人家的事和別人的內心世界﹖

      我們住的短街上一共是 18 戶人家﹐兩頭有鐵欄杆門﹐要密碼才能開門。照理說我們 18 家關在兩個門的短街上彼此應該很熟吧﹖也不盡然。兩年多前我們回香港慶祝岳母大人 105 歲生日收到「街長」的電郵﹐希望大家遇到記者訪問最好少講話。回美後才知道一位鄰居的男孩﹐史坦福(東西兩福之一) 學生﹐因為情傷﹐在女孩家(不住我們那條街)前院草坪上槍殺女友後自殺。那個年輕人平時彬彬有禮﹐他的內心世界也許他父母都不知道﹐遑論我們這些鄰居﹖

      美國是一個培養各類極端份子的溫房。大家還記得1978 年 Jonestown 集體自殺事件嗎﹖英文中 Drinking the Kool-Aid 的特殊意義由此而來。和 Jonestown 事件一樣﹐我認為 Hart 家庭墜崖不是自殺是謀殺。結論是﹕太與眾不同的家庭容易出與眾不同的事﹐下星期要講的那家人的故事也是如此。


building
HART 全家 8 口從這裡下海﹐如果不是有意﹐實在很難相信車子會掉下懸崖 - 除非車停在崖邊看海景﹐看完後應該倒車上公路﹐但駕駛人誤把排檔推到前進猛踩油門。這種錯誤的可能性幾乎是零。不是自殺我實在想不出還有什麼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