祇應守寂寞

還掩故園扉

2025 年3月17 日

         去年 11 月在兒子家過感恩節和他聊天的時候﹐我說﹕「我們應該記得別人最好的而不是最後的。」兒子很喜歡這句話﹐問我出自何處﹖我兒子知道他老子雖然出口成章﹐好像有兩把刷子﹐但那兩把刷子就像英國文豪 Samuel Johnson 退人稿子回信說的﹔“ (你的文章) 既具原創(original) 並且好(good)﹔但原創的部份不怎麼好﹐而好的部份不是原創。” 於是我告訴他這句話我是從什麼地方偷來的。不過﹐先講我們為什麼談到這個話題上去的。

         原來我兒子問我 明年 (2025) 要不要他們全家從西雅圖飛下來慶祝我 85 歲生日﹖我說不必﹐因為我向來對過生日這碼子事覺得完全沒意義。我說﹕

         首先﹐我們把生日叫做 Birthday 其實是錯的﹕Birthday(生日)只有一個﹐那就是你我出生的那天。從那天之後﹐每年的那天是週年( anniversary)。要慶祝是慶祝第幾個週年而不是慶祝第幾個生日。生日的定義都搞錯了﹐名不正言不順﹐沒什麼好慶祝的。

         其次﹐我們這代人的生日都是用陰(農)曆﹐用陰曆換成陽曆年年不同。如果我們真要搞清楚自己的生日是哪天﹐應該上谷歌或問 AI 在我們出生的農曆那天是陽曆的何年何月何日。既然中國比美國早一天﹐因此﹐你我真正的生日是換算出來的陽曆減(早)一天。被我搞糊塗了嗎﹖抱歉﹐有次和朋友的老婆討論這件事﹐她嫌我沒事找事。所以 閣下也別花腦筋在這件事上﹐反正記得掌門人說過﹕慶祝什麼「生日(週年)」這玩意﹐根本沒什麼意思就夠了。

         不過我也告訴過我兒子﹐如果我到了2025 年的感恩節還能正常保持呼吸的話﹐我倒是想請一次客﹐全家人加少數最親近的朋友聚一聚。主要目的是親自謝謝他們和我同行半輩子。我已經自己做好了一套視頻﹐收集了我這生最重要私藏照片﹐主標題是 “What A Strange Long Trip It's Been ...”副標題是 「1940 - 20XX」代表掌門人生於 1940﹐ 死於 20 空白空白。勢不過三﹐這副標題應該很保險﹐掌門人絕對活不到大三 (3XXX)﹐小三(203X) 嘛﹖看上面那位「超級程式員」領導的意思。我原先想用 「1940 - 202X」﹐不過這樣顯得太沒有士氣﹐不該給領導錯誤的提醒。這種視頻通常是死者兒女製作﹐在死者追悼會上放的﹐我連這個都自己躬親打理好了﹐省掉別人的麻煩。我也不希望有什麼追悼會﹐《我的一生》視頻﹐給特選的少數人先睹為快﹐他們有問題或什麼 BGYJ ﹐趁我還聽得見的時候說﹐是慶祝我的生而不是追悼我的死﹐再加上有免費大餐可吃﹐皆大歡喜。

         那天我還告訴我兒子﹐我曾經在我的老朋友圈中建議大家表態生病的時候要不要別人來醫院探病﹐我可以把各人的意願列出一個表﹐大家按表行事。結果除了一位外﹐沒人響應我的號召。此人說不但歡迎來訪﹐最好還有點音樂。Mama Mia﹐ 有士氣﹐掌門人服了。

         我告訴兒子﹕如果我生的是死不了﹐並且還能說話的病﹐千萬別讓人來探病﹔有什麼好探的﹖來一個訪客我就得前三皇後五帝重複一遍生病的英勇過程﹐累不累﹖送我水果﹐我不能吃﹐送我花﹐嗯﹐我倒是蠻喜歡花的。但如果我已經病到奄奄一息快完蛋了﹐我幹嘛要別人來看我那副癟相﹖美名「致最後的敬意」Why do I need you to do that? 咱們還能說能笑的時候你為何不對我致以敬意﹖偏偏要等我形像最差﹐最見不得人的時候﹐你哭喪著臉來湊熱鬧致最後的敬意幹什麼﹖於是我告訴我兒子﹕「我們要記得別人最好的﹐不是要記得別人最後的。」因此該對人說謝謝的﹐對人說我愛你的話要在人家還聽得見到時候說。到別人聽不見的時候說﹐是讓自己免於自責的良心不安﹐這種最後的敬意﹐ FMDIDGAD (Frankly My Dear I Don't Give A Damn)。 如果我生病住院﹐除家人外﹐我拒絕見任何人﹐如果從生病住院升級到快踢水桶了﹐那更是謝絕參觀。掌門人一生是個獨行不知白日暮﹐有時空望孤雲高的傢伙。這話有點高傲﹐但「性格」 了一輩子﹐該付的代價也付過了。願賭服輸﹐用不著在最後幾年突然「痛改前非」﹐認罪懺悔。我雖然「性格」但30 歲後從沒做過傷害任何人的事。扯遠了。。。

         現在回到「記得別人最好的﹐不是別人最後的」出處﹕

         30 年前﹐也就是1995 年﹐奧立岡共和黨聯邦參議員 Bob Packwood 被華盛頓郵報(又是 Washington Post) 揭發在 1969 到 1990 期間對他的部下和其他女性有性騷擾的行為而辭職。Bob Packwood 不是一個菜鳥參議員﹐他1969 年當選﹐到 1995 年﹐聯邦參議員已經幹了 26 年。他在參議院的立法上對環保﹐稅改﹐女權頗有建樹。但他的行為被參議院同仁不分黨派以 96 票對 3 票通過譴責﹐在這種一面倒的情況下﹐他不辭職也不行。

         在最後一次參議院類似歡送會的公開場合﹐加州民主黨的參議員 Dianne Feinstein 上臺肯定不同黨的同儕Bob Packwood 過去 26 年的貢獻。其中有一段話是這樣說的﹕「我父親曾經對我說過﹕Dianne﹐妳要記得別人做過的最好的事﹐不要記得別人做的最後的事 。。。」。Feinstein 講完後回到民主黨的那邊的座位﹐Bob Packwood 從共和黨那邊走過來和 Feinstein 握手致謝﹐淚流滿面。

         這段美國政壇舊事知道的人不多﹐不知道為什麼我卻記得。今天提起這件事﹐心中難免感慨﹔何曾幾時﹐一個累吃性侵官司的傢伙居然當了美國總統﹐不僅幹一任﹐並且幹兩任。他誇誇其談美國再次偉大﹐My Foot! 偉大你個頭﹐最基本的羞恥心和責任感都沒有﹐我真不知道那傢伙所謂讓美國再次偉大的定義究竟是什麼。也許我已經是過了氣的人物﹐我們從小被灌輸的中華文化傳統和後來成長期間接受的西方教育和自由﹐民主﹐法制的精神感召﹐那些價值和現在的社會氛圍﹐不管是美國或是台灣都格格不入。孟浩然《留別王維》那首詩的最後兩句﹕「祇應守寂寞﹐還掩故園扉」應該是我 “to ride off into the sunset”的最好結局吧。 掌門人還是繼續「躺平」好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