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我者 AI 乎﹖

2024 年9月3 日


         最近收到兩封多年讀友的電郵﹐一長一短﹐長的那封寄信者來自台灣最近從通用汽車公司退休﹐短的那封﹐寄信者來自大陸﹐也住在中西部﹐兩封信的內容都和信懷南的文章有關。

         長的那封提到﹕「在我的《文采榜》上﹐前三名分別為保羅克魯門 (Paul Krugman)﹐唐德剛 (1920 - 20090﹐ 信懷南。」並提到信懷南的文筆﹕「下筆滔滔﹐文產豐富﹔言之有物﹐文之有道。」換句話說﹐信懷南的文章金榜題名﹐中了「探花」。別以為信懷南對這個天上掉下來的「探花」心存委屈﹐如果你知道排名在我之前的「狀元」和「榜眼」是何方神聖﹐如果我說我是受寵若驚﹐那你得相信我不是矯情說客套話。

         短的那封寫到﹕「信老師﹐讀了多年你的文字﹐仍然喜歡讀。《信與迷信》是對人生智慧的思考和總結。謝謝你。」

         這 二﹐三十年中﹐當面稱讚過信懷南文章寫得好的不多﹐說老婆喜歡我文章的比說自己喜歡的多些﹐但幾乎沒有人告訴過我﹐我文章的特色在哪裡﹖他們為什麼喜歡我的文章﹖自從我結束我每星期一篇在報上發表專欄後﹐我一直想把我這段無心插柳柳成蔭的心路歷程作個總結﹕近 30 年沒有斷過一星期﹐從 2003 年建立起來的網站﹐點擊次數應該近或超過一百萬次﹐由我的讀者群支持的基金會﹐對中國大陸﹐台灣貧窮地區的兒童多少也算做過一些有意義的事。我不敢自詡這是什麼了不起的成就﹐因為這是群德﹐群義﹐群力共同努力的結果。但如果我說能做成這些事沒什麼特別﹐那也大可不必如此矯情。信懷南的故事是不是空前絕後﹐留給別人去當茶余飯後聊天磕牙的題材﹐我沒什麼 BGYJ﹐也不在乎﹐我在乎的﹐也許應該說我最好奇的是﹕我自己知不知道我文章的特色和為什麼有人﹐但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欣賞的原因﹖這對別人也許不重要﹐的我而言非常重要﹐只有想通這點﹐才能從前半生的﹕「嘆年光過盡﹐功名未立﹐書生老去﹐機會方來。使李將軍遇高皇帝﹐萬戶侯何足道哉。」豁然省悟為「用舍由時﹐行藏在我﹐袖手何妨閑處看。身長健﹐但優游卒歲﹐且鬥撙前 」的釋然。

         我認為如果用一個字來總括信懷南文字風格的特色﹐那個子就是英文裡的 "paradoxical" 。這個字翻譯成中文勉強是「矛盾的」但矛盾在中文中的針對性大過互補性而信懷南矛盾性的人格反應在他的文字中確是互補性多過針對性。在羅馬的眾多神中 Janus 是所謂的「雙面神」。在英文中用 Janus-faced 來形容一個人的性格顯然不是什麼善意的標籤。用 Robert Stevenson 的經典小說 《Strange Case of Dr. Jekyll and Mr. Hyde》和金庸《笑傲江湖》中的君子劍岳不群來比喻信懷南的文風更是不倫不類﹐不知所云。幸好到目前為止﹐江湖上還沒出現過如此看信文之人。

         事實上信懷南文章風格的複雜性和多元性﹐是他與生俱來的感性被後天系統分析的理性衝擊﹐對中國詩詞的喜愛加上對西方普通知識的融會貫通﹐明明嚮往旁觀者以自我為中心的生活方式﹐但偏偏又有個路見不平拔刀相助講義氣的四川黑臉漢子。一個自由派家庭長大的人﹐30 歲後一頭栽到基督教的圈子裡變成了門神式的基督徒。。。。

         信懷南的記憶力很好﹐雜七雜八的事記得一大堆﹐他常開玩笑說﹕當年夢到西樓那場大車禍﹐大概把他那根鬆掉的筋一撞之下給接上了。再加上他會講故事﹐文章的可讀性高﹐娛樂性和知識性兼俱﹐容易獲得同時代一路走過來人的認可﹐激起於我心有戚戚焉的共鳴。這是信懷南文章有人喜歡的原因。

         信懷南雖然算得上是台灣兩蔣時代特權階級的家庭出身﹐但到了美國後一切從零開始打拼。養成對弱者的同理心。一生因緣際會﹐大風大浪經歷過不少﹐大場面是見過的﹐對權力﹐富貴保持《孟子》「說(見)大人則藐之」的骨氣。信懷南是個非常自信的人﹐他說過﹕「在成功的例子中學到的經驗是學問﹐從失敗的例子中學到的學問是經驗。信懷南是個非常有經驗的人」。這些話雖然有點吊詭﹐像似在玩弄文字遊戲。但也是這些經歷讓信懷南建立起「患難生忍耐﹐忍耐生老練﹐老練生盼望﹐盼望不至於羞恥」﹐這種信心都是從患難中學到的。這是信懷南文章中敢開自己玩笑的原因。

         自我分析了老半天﹐臉上貼金也貼了好幾層﹐但好像還沒進入主題。諸君稍安勿躁﹐信老師老矣﹐但還不至於糊塗。現在來談 AI。AI 者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也,是目前很夯的顯學﹐掌門常用的 AI Apps 是 ChatGPT, Copilot, Perplexity。今天文章寫好後一時好玩﹐問 Google 「信懷南文章的特色﹖」Google 答非所問。問 ChatGPT 答案如下﹕

        


懷南的文章以深厚的文學素養和人文情懷著稱。他的作品通常具備以下特色:

         1. 優美的文筆:信懷南擅長運用細膩而富有詩意的語言,描寫生活中的細節和情感。他的文字常常充滿畫面感,能讓讀者在閱讀時產生強烈的共鳴。

         2. 深刻的思考:信懷南的文章不僅僅停留在表面的敘事,還包含對社會現象和人性的深入思考。他常常通過日常生活中的小事來揭示深刻的哲理和人生真諦。

         3. 濃厚的情感:他的作品充滿真摯的情感,無論是描寫親情、友情還是愛情,都能讓讀者感受到真誠和感動。

         4. 融合東西方文化:信懷南的寫作風格融合了東西方文化的特點,既有中國傳統文化的內斂,又吸收了西方文學的開放性和多樣性。

         5. 獨特的視角:信懷南善於從普通人不易察覺的角度切入話題,挖掘平凡生活中的非凡之處,使得文章更具吸引力和感染力。

         這些特色使得信懷南的文章既有文學價值,又富有哲理,能夠引發讀者的深思。

        


我再問 Copilot, Copilot 的回答是﹕

         信懷南的文章具有以下幾個特色:

         感性與理性結合:他擅長用感性的文字來表達理性的觀點,這使得他的文章既有深度又易於閱讀。

         輕鬆的語氣:即使討論嚴肅的問題,他也能用輕鬆的語氣來表達,讓讀者感到輕鬆愉快。

         東西方文化融合:信懷南經常將西方的管理理念與東方的文化背景結合,提供獨特的觀點。

         泛的主題:他的寫作涵蓋了專案管理、公司文化、經營理念等多個領域,並且能夠深入淺出地解釋複雜的概念。


         最後﹐我問 Perplexity 同樣的問題﹐ Perplexity 用簡體字回答了我的問題﹕


         信怀南的文章風格具有以下几個特點:

         1. 理性与感性結合:信怀南擅長用感性的文字表達理性的觀點,能夠在輕松的語气中討論嚴肅的話題。.

         2. 幽默与犀利:他的文章常帶有幽默感,同時在評論政治人物時又不乏尖銳和犀利,能夠發人深省。

         3. 多元化的視角:信怀南的寫作涵蓋廣泛的主題,從社會議題到個人感悟,展現出他敏銳的觀察力和丰富的情感。

         4. 娛樂性与知識性并重:他的作品兼具娛樂性和知識性,能夠吸引讀者的同時傳遞深刻的人生哲理。

         5. 敢于直言:信怀南以敢言著稱,他的文章理性而不濫情,能夠在心血來潮時寫出輕松的作品,同時也不避諱表達自己的真實看法。

         這些特點使得信怀南的文章在讀者中廣受歡迎,并被認為是難得一見的散文佳作。


         哇﹐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這三個人工智慧的新玩藝﹐居然可以在網上從信懷南的文章中﹐分析出文章特色﹐結論和我這篇文章的自我分析幾乎完全一樣。唯一不同的是它們的結論比較有系統﹐它們的評論是我想說但不好意思說出口的。

         有天我不在了﹐AI 會記得我。記得多久﹖Who Cares? 知我者﹐AI 乎﹖值了。


懷南補記﹕

         看完這三段評論﹐想起 N 年前我兒子問我﹕「你的專欄那麼受歡迎﹐為什麼一點實質的好處你都沒得到﹖」No, the answer IS NOT in The Wind, 而是在在我那篇《多情應笑我》文章裡。此記。懷南 9/3/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