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甘的終點

從約翰福特到吳宇森

2023 年3月30 日

         2021 年的四月﹐放射療醫生(radiologist) 看過我癌細胞的分佈影像後﹐技術人員在我身上做好標靶﹐為期兩個月標靶式的放射治療開始。放射治療的機器像太空科技片中的玩藝在標靶的部位上來回移動大約 4 分鐘﹐沒有絲毫痛苦和感覺就搞惦﹔ 從脫衣服到穿衣服一次治療只需 15 分鐘。我提這個幹嘛﹖一方面是把我的治療經驗記下來作為來者的參考﹐往後看﹐和本文的內容也還有點牽連。

         由於我的癌細胞擴散的部位接近直腸﹐我的 radiologist 為了殺癌細胞﹐是不是用藥過猛﹐傷了直腸的腸膜﹐造成罕有的內出血 Radiation Proctitis 後遺症我不敢說。到了同年的九月﹐我太太因為非常特殊的原因要離開美國兩個月﹐於是我決定利用這個機會走訪一個一直想去但沒機會去的地方。也許有人會認為我的起心動念是「放牛吃草」的故態復萌。其實是冤枉信大遊「瞎」了。

         2021 年的九月﹐通常至少半年後才會出現的Radiation Proctitis 後遺症還沒出現﹐我為了想知道自己是不是還能一個人長途開車旅行﹐所以在可能去的地方中選了一個不是很多人有興趣﹐但在我的Bucket List 上的地標「巨碑谷 Monument Valley」。說到 「巨碑谷」話就長了。

         「巨碑谷」是猶他州和亞利桑那州交界的一大片土地﹐其中包括「巨碑谷那瓦荷部落公園 Monument Valley Navajo Tribal Park」。這個公園雖然有名﹐但屬於那瓦荷印第安人特區﹐所以不是聯邦政府屬下的國家公園系統。 華裔名導演吳宇森 (John Woo) 有部電影叫《The Windtalkers》講的是二次大戰太平洋奪島戰時﹐美軍陸戰隊用那瓦荷印第安 人的土語來轉達信息﹐因為世界上除了那瓦荷土著外﹐沒有人懂得這種語言﹐日本人就算截獲信息﹐也不知道信息的內容。在小布希任上﹐他將美軍最高勛章「國會榮譽勛章」親自頒給當年 21 位 “Windtalkers”中碩果僅存的三人。電影的最後是以「巨碑谷」人稱「約翰福特景點」拍攝的。

         約翰福特 (John Ford) 是我最喜歡的美國導演之一﹐導演的電影種類很多﹐但以西部片最為經典。從早期的黑白片 《My Darling Clementine 》﹐《Stagecoach》到晚期彩色的 ”Searchers”﹐約翰福特有九部電影用「巨碑谷」做背景實地拍攝。換句話說﹐「巨碑谷」是因約翰福特而有名並不為過。但扯了半天﹐為什麼這篇文章的標題是《阿甘的終點》呢﹖那還要等會再說。

         於是在2021 年的九月底﹐COVID 19 橫掃美國的風頭浪口﹐我先飛到亞利桑那的鳳凰城﹐租了一部車子﹐開了 6 個多鐘頭﹐天黑前進住在一個鳥不生蛋的小鎮 Kayenta 的小旅館裡﹐離我要去的地方大約是 27 哩。在「巨碑谷那瓦荷部落公園」只有一個叫 The View 的旅館﹐館如其名﹐景色大好自不在話下。但該旅館獨佔市場﹐一室難求就算願意花銀子如不提早預訂﹐免談。

         我的計劃是在谷中看日出﹐奇怪的是幾乎所有的導遊都不接受單身的遊客﹐要報名至少要兩人。好不容易找到一個由那瓦荷人做導遊領隊看日出的團接受單身遊客﹐說明早上五 點鐘在 The View 旅館出發。結果我把時間搞錯了﹐以為他們用的時間是猶他州比亞利桑那州早一個小時的時間。所以我三點鐘就起床﹐以為是四點﹐準備開半個小時到出發點﹐早半個鐘頭到。

         那天是中秋﹐去 The View 旅館的路上只有我一部車子﹐路的兩邊全是荒野﹐沒有任何建築物和燈光﹐半個小時除了天上的一輪明月外﹐沒見任何其他發光的東西﹐更不要說路燈或迎面而來的車子了。我當時想﹕人總不會倒霉到此時此地車子突然拋錨吧﹖雖說車子是租的新車﹐但如果人要倒起霉來﹐「墨菲定律」準得很。這時候我也想起小時候作文老是喜歡用渴望黎明來形容大陸同胞期待我們反攻大陸﹐原來希望天亮的迫切心情是真的﹐只是沒想到要等 70 年後才真正體會得到。

         到了 The View 旅館﹐早了一個半鐘頭﹐除了櫃檯有個執夜班的人員外﹐鬼都沒有一個﹐想喝杯咖啡都沒有﹐ 櫃檯後面那位老兄一問三不知﹐不久人也不見了﹐大廳裡只有掌門人一個人傻傻的在那裡發愣﹐突然開始擔心會不會被 windtalkers 放鴿子。七等八等後﹐終於大廳裡出現了幾個人﹐一問之下﹐原來是早起看日出的同團。這時候掌門人的心才安定下來﹔就算是被放鴿子﹐我也有同伴。

         五點鐘了﹐不同導遊的車子齊聚在 The View 旅館門口接客﹐天還沒亮﹐我找到我的那瓦荷導遊﹐上了她四面通風的越野車﹐奇冷﹐同車的大概還有其他三對老夫妻﹐他們坐車後面﹐我一個人坐車前面﹐每人發一條毛毯保暖。中秋節的月亮還掛在天上﹐我們出發看日出照相留念。當天 下午﹐我自己又開車進公園去兜一圈﹐走不同於早上拉瓦荷文化之旅的路線﹐心想這輩子不會再回來了。

         看過電影《阿甘正傳》的朋友應該記得電影中阿甘決定一個人在美國東西來回跑並吸引了不少迷迷糊糊的追隨者。阿甘跑啦跑啦決定不跑了﹐追隨者以為阿甘有什麼寶貴意見要發表都靜了下來。阿甘的寶貴意見是﹕「我累了﹐要回家。」阿甘橫跨美國長跑的終點﹐就在「巨碑谷」通往猶他州的 163 號公路上。掌門人回家前﹐當然會打開 Google Map 的 GPS 在找到那裡攝影留念。掌門人一生走過的地方可真的不少﹐到此一遊的照片數也數不清﹐但沒有一個景點比得上在這裡請陌生人替我照張相片更令我震撼的了。為什麼﹖也許是從年輕時候就對約翰福特 “My Darling Clementine”結尾時那種老式說再見的印象非常深刻﹐雖然後來才知道在以美國西部傳奇人物 Waytt Earp 為主角的電影中﹐“My Darling Clementine”最不合歷史事實﹐但「美麗的謊言」往往是電影票房的保證。很多電影都喜歡以那條公路和遠處「巨碑谷」聳立的沙岩小方山 (sandstone buttes)作為背景。阿甘長跑的終點﹐掌門人卻把它當成此生最後一程的起點。信大「瞎」到死大概還會保持那麼一點點「劍膽琴心」的浪漫情懷吧。唉﹐真是沒救了。
dfyx

東方欲曉

mdjxz

莫道君行早

tbqsryl

踏遍千山人「已」老

fjzbdh

風景這邊獨好

3sisters

中秋月掛在有名的「三姐妹」sandstone 頭上

clementine

"Ma'am I sure liked that name Clementine." 《My Darling Clementine》 後會有期詩一般的結尾

going home

阿甘想回家了

fg point

阿甘的終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