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一﹐美食﹕這次因為有高人指點和安排﹐我們一夥下船後進駐在巴薩隆納最有名的 La Rambla 街橫巷中的 Le Maridian 旅館﹐旅館位置非常的好﹐到哪裡都不遠。 La Rambla 街﹐中間行人兩旁小店林立。從旅館上La Rambla 右轉﹐兩三分鐘步行就到有名的 La Boqueria 市場。市場內都是賣吃的攤位。說到西班牙的美食﹐當以海鮮為主﹐第一個想到的是海鮮燴飯「派爺牙」(Paella)﹐掌門人對這玩意倒也沒什麼特別喜歡﹐老是嫌它的米煮得半生不熟的很難吃。比較起來我對西班牙的小吃「他怕死」(Tapas) 情有獨鍾。我們那夥中﹐有人是識途老馬負責帶路、有人全副武裝﹐負責攝影、有人是食品博士懂得點菜﹐所以我從不看菜單﹐跟著吃。海鮮好不好吃﹐首看新鮮不新鮮﹐其次才看烹調手法。地中海食物﹐大量用橄欖油﹐不好吃也健康。這次吃了不少以前聽都沒聽過的剃刀蛤蜊 (razor clam)。
La Boqueria 市場進口。來巴薩隆納第一個該來的地方﹐其他景點可以等﹐先把民生問題解決了再談別的。(Photo by Chuck T)
《左傳》肉食者鄙﹐未能遠謀﹖老祖宗封建制度下﹐什麼人才能吃什麼肉是有規定的。西班牙的黑豬肉可能屬於帝王級的肉。今天只要有歐元﹐張三﹐李四﹐王二麻子都能買而食之 (Photo by Chuck T)
西班牙的水果不比台灣差﹐攤位擺飾頗有兩把刷子 (Photo by Chuck T)
剃刀蛤蜊。所謂的剃刀原來是老式的那種﹐在西部片中常常可以看到男主角用這種剃刀括鬍子(Photo by Chuck T)
Park Guell 像童話故事庭園設計的一角 (Photo by Chuck T)
既然是國家藝術館﹐咱們就給它來張藝術點的照相(Photo by XHN)
居高臨下照Park Guell 的出口(Photo by Chuck T)
如果你像我在奇怪為什麼巴薩隆納奧運會場前有個韓國人的紀念像。故事是這樣的﹕1992 年巴薩隆納奧運馬拉松冠軍是南韓的 Hwang Young-Cho。他的師父 Sohn Kee-Chung 是 1936 年柏林奧運的馬拉松冠軍﹐當時韓國被日本統治﹐Sohn Kee-Chung 和銅牌得主 Nam Sung-Yong 領獎時﹐穿的是胸前印有日本國旗的運動服﹐奏日本國歌和升日本國旗時SKC 和NSY 都低著頭抗議﹐這和 1968 年墨西哥城奧運兩個美國黑人選手 Tommie Smith 和 John Carlos 在 200 公尺賽跑中同樣勇奪冠軍和殿軍。他們戴黑手套舉手握拳﹐把鞋子脫掉領獎﹐抗議美國歧視黑人﹐先後媲美。今天巴薩隆納奧運場外有 Hwang Young-Cho 的紀念像﹐就如同 Tommie Smith 和 John Carlos 的母校 San Jose State 把他們的銅像立在校園裡一樣。都是有歷史典故的。 (Photo by XHN).
還在施工中的聖家堂。我心想﹕如果把工程包給老中﹐兩下子就搞惦了﹐哪需要拖這麼久﹖怕建完工後沒觀光客來看嗎﹖(Photo by XH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