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行散記之四﹕地圖上的小圈圈

2018 年11月4 日星島日報《信懷南專欄》﹐11月7 日上網

        地圖上小圈圈代表小城。這次新英格蘭深秋之行經過一些原先不知名的小城﹐這些小城各有特色。照理說這篇文章用《小城驚艷》作標題最好﹐但這個標題已經用過了。寫到這裡﹐容掌門人插播一段題外話。

        信懷南寫專欄究竟寫了多少年﹐真希望有人能告訴我。就算是 25 年吧﹐25 年是1300 星期。換句話說﹐我至少用了 1300 個標題。但信不信由你﹐我可真沒重覆用過曾經用過的標題﹐這似乎是證明掌門人的記憶力很神勇﹐但洩氣的是我現在常常想上星期專欄的標題是什麼卻想不起來。聽說這是人老了的自然現象或老年失憶症的前期現象。唉﹐不談也罷﹐還是回到地圖上的小圈圈主題。

        第一個到的小圈圈是麻薩秋色(麻省)的普利茅斯 (Plymouth)。這個小城有一個人所皆知的和一個不為人知但非常出色的景點。這個人所皆知的景點是一塊號稱1620 年五月花號移民在新大陸靠岸時踏上的第一塊岩石。這塊岩石1774 年在搬動時弄斷了﹐1880 年岩石回到原點﹐現在被一個希臘式的「華蓋」保護著﹐其實我用「華蓋」並不精確﹐只是不知道那建築物叫什麼。也不知道 pavilion 中文怎麼翻譯。因此人們只能隔著欄杆從上往下看﹐有點像在南京中山陵瞻仰中山先生的靈柩一樣。我朋友看後不以為然說﹕「為這麼一塊不起眼的石頭蓋這麼漂亮的建築物﹖」我說「對」後一想「不對」﹐這塊石頭是美國的「鎮國之石」﹐咱們老中還找不到同樣的一塊石頭呢。

        在麻省的普利茅斯還有一個很少人知道的 景點「國家先人紀念碑」(National Monument of The Forefathers)。這個也叫「朝聖者紀念碑」(Pilgrim Monument) 共81 呎高﹐基座上有個 36 呎高的人像。紀念碑歷經30 年才完工﹐是美國最大的花崗石建造的紀念碑。紐約的自由女神像雖然比它早 3 年完工﹐但在設計上受這個在1889 揭幕的紀念碑影響至大。這個紀念碑宣揚的是先人對自由、和平、反暴政、教育、智慧、青春、法律、慈悲、公義的信仰。弔詭的是這個在小山崗剛豎起來的時候﹐遠在數哩之遙的地方都能看得見的紀念碑﹐經過 100 多年附近的房屋興建和扶疏的樹木掩蓋﹐很少人知道一個地圖上屬於小圈圈的小城有這麼一個宏偉的紀念碑。

        我們行旅的第五天來到佛蒙州的一個叫班靈頓 (Bennington) 的小城。在這裡有一座 306 呎高用石塊堆積而成的高塔﹐設計單調﹐塔內有電梯直上塔頂瞭望秋色。班靈頓是 1777 年的 8 月﹐新英格蘭的聯軍打敗英軍的古戰場。這個紀念碑是紀念那場戰事而建﹐紀念碑前有獨立聯軍約翰史泰克 (John Stark) 將軍的塑像。約翰史泰克是新罕布什爾人﹐他的名言﹕「不自由毋寧死」(Live Free Or Die) 現在是新罕布什爾州車牌上的口號。出人意外的是在這個紀念碑的數箭之遙是美國桂冠詩人羅拔佛斯特 (Robert Lee Frost) 的墓地。羅拔佛斯特也就是《此路非我願(信譯)》(The Road Not Taken) 名詩的作者。

        地圖上的下一個小圈圈是佛蒙州也叫普利茅斯(嚴格說叫普利茅斯拉奇 Plymouth Notch)﹐ 人口只有 600 多人的小城。城雖小但卻是美國第 30 任總統凱文庫里奇 (Calvin Coolidge 1872 - 1933) 出生和葬身之地。1923 年哈定總統出巡時病死於舊金山﹐副總統庫里奇正好在老家探親﹐於是就地匆匆宣誓就任美國總統。庫里奇生前話不多﹐國人給他一個「沉默老凱 Silent Cal」的外號。他去世的消息上報後﹐作家 Dorothy Packer 開玩笑問﹕「他們怎麼知道﹖」意思是說他平常就悶不吭聲﹐死的和活的有啥區別﹖

        相傳庫里奇任副總統時在華府以旅館為家﹐有天旅館起火﹐庫里奇要回房間﹐警衛問﹕「你是誰﹖」庫里奇答﹕「我是Vice President。」警衛正想放入﹐但再問﹕「What Vice President?」庫里奇回答說﹕「United States Vice President.」警衛說﹕「啊﹐我還以為是旅館的 Vice President 呢。」後人對庫里奇總統任上的表現評為中下﹐但他的品格高尚﹐哈定總統任內晚期因用人不當﹐政府醜聞不斷﹐庫里奇重建白宮清譽﹐類似福特繼尼克松的情形。不同的是福特後來沒自己選上總統﹐而庫里奇選上。庫里奇出生的小屋就在他母親司琴的隔壁﹐墓地也很普通﹐當年美國的總統出生寒微﹐教養良好﹐作風平民化﹐從政是為服務人民﹐和現在的人想當總統多半受野心的驅使不同。看看庫里奇的故居﹐想想當今的總統特朗普﹐美國走下坡豈是沒原因。

        離開普利茅斯拉奇後﹐我們在塢斯達(Woodstock) 吃午飯﹐這個塢斯達和 1969 年轟動世界的塢斯達節慶 (Woodstock Festival) 無關。這個人口大約 3000 人的維蒙州塢斯達 號稱是美國最漂亮的小城。不知道誰給它冠上個「全美最漂亮」的稱謂﹐這下把塢斯達害慘了﹐小城車水馬龍﹐怎麼漂亮法因停留時間太短﹐還沒看不出什麼名堂又上路了。
rock
美國的鎮國之石。不能免俗攝影留念﹐意思意思 (Photo by XHN).


protect rock
保護鎮國之石的建築物﹐目的是不讓遊客接近那塊石頭﹐否則某某某到此一遊的留言早就寫滿了 (Photo by Chuck T).

forefathers
。導遊故意賣關子說帶我們去看一個少有人知的景點。這個美國國家先人紀念碑是車行途中突然出現的。最好的形容詞是「橫空出世」﹐英文中哪有此等生動的形容詞或副詞﹖(Photo by Chuck T).

bennington
坦白說﹐我看不出這個高塔的設計有啥了不起﹐石塊一塊塊往上堆不就得了﹖倒是如果沒有好的照像機和特別的鏡頭﹐這張相片是照不出來的。在塔頂看秋色是一絕﹐諸君稍安勿躁﹐此行秋色的相片下星期推出 (Photo by Chuck T).

graveyard
Robert Frost 和家人就葬在這個秋意頗濃的小地方的小墓園裡。此墓園裡還葬了第一個進耶魯的黑人 (Photo by Chuck T).

frost
Robert Frost 的墓碑。 Robert Forest 名詩的最後是《多年之後在某處﹐我會悠然回顧﹕林中本有兩岔路﹐我選人少那條走﹐從此人生不回頭》李敖曾經批評余光中翻譯這首詩翻譯的不好。文人相輕﹐自古而然﹐幾千年前曹丕就一言中的。信懷南一時興起﹐也來獻拙﹐李兄地下有知﹐勿怪。倒是 Robert Frost 墓碑上的留言﹕"I Had A Lover's Quarrel With The World" 應該是天下所有自由派/Liberal 的基本態度。信懷南論政批評台﹐美﹐中﹐心中並無惡意﹐應該算是 Lover's Quarrel (Photo by Chuck T).

coolidge
美國第 30 任總統 Calvin Coolidge 就出生在照片中間那棟黑色小屋。右邊一樹之隔是 Coolidge 母親司琴的教堂。後來他們的家搬到教堂對面比較大的房子。Coolidge 老爸創建的 The Plymouth Notch Cheese Factory 也在附近 (Photo by Chuck T).